汽車MCU的缺口被拉大
來源: 日期:2021-09-18 11:38:40
全球汽車行業“缺芯”雖已持續多時,但從當前來看,危機尚未得到緩解。今年1~2月,芯片短缺問題已造成國內整車生產企業減產5%~8%。
在汽車行業“缺芯潮”中,MCU類產品受到的負面影響尤為嚴重。從當前情況來看,MCU類產品面臨的短缺情況比較嚴重,主要還是供需失衡導致。
當前
MCU的交貨期已經從此前的3~4個月延遲到6個月以上,有些種類的交貨期甚至長達9個月以上,幾乎所有的MCU交貨期都增加了兩個月以上。
汽車芯片可分為控制類(MCU和AI芯片)、功率類、傳感器以及其他芯片。在汽車電子芯片領域,MCU的應用范圍較廣,涵蓋車身動力總成、車身控制、發動機控制單元、輔助駕駛等。在一輛汽車所裝備的所有半導體器件中,MCU大概占三成,平均每輛車要用到70顆以上的MCU芯片。此外,MCU可分為4位、8位、16位、32位單片機和64位單片機,位數越高代表數據處理能力越強,應用場景越復雜,汽車電子領域主要使用16位到32位MCU芯片。
汽車行業“芯片荒”的實質原因是MCU芯片價格低廉,車企對其生產的穩定性不夠重視,為進一步降低成本,車企和供應商都采用了垂直分工模式,即生產和研發分離,將產能外包。臺積電承包了全球70%的MCU產量,但汽車芯片僅占臺積電銷售額的5%。
車企采取的外包模式,將芯片供應與臺積電這樣的供應商進行了“深度綁定”,市場行情稍有波動便深受影響。2020年疫情初期,不少整車企業都下調了芯片采購量,而2020年三、四季度起全球汽車銷量超預期帶來了芯片需求的超預期。但汽車芯片以成熟制程為主,本身供給彈性小,議價能力偏弱,在其他行業需求旺盛時芯片供應商較難快速把產能向汽車芯片切換,疊加日本、美國等部分芯片供應商產能遭受自然事件影響,全球芯片供給上更難快速提升產量。
近年來的
汽車MCU芯片普遍使用工藝成熟的8英寸晶圓。但8英寸晶圓生產線自2007年起鮮有增加,原有產線也得不到更新,面臨老化風險。更為先進的12英寸晶圓產線并沒有得到汽車行業的大力支持,這導致風險一來,失去了后續的晶圓產能。
關鍵詞: MCU
相關文章:迎接國產芯片崛起的商機
宇芯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,我們專注于代理國內外各大知名品牌的半導體元器件,代理品牌有NETSOL、JSC、everspin代理、來楊Lyontek、ISSI、CYPRESS,VTI等多個品牌總代理資質,主要產品線為sram、mram、psram等其他存儲器芯片,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,是一家專業提供存儲方案解決商。